首页 经验分享文章正文

吕布辕门射戟/吕布辕门射戟概括50字

经验分享 2025年02月25日 09:15 4 admin

什么叫辕门射戟?

〖One〗、三国正史史书——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中记载:“布(吕布)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,布言:诸君观布射戟小支,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,不中可留决斗。布举弓射戟,正中小支。诸将皆惊,言:将军天威也’”。

〖Two〗、辕门射戟,读音:yuán mén shèjǐ;是历史典故,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,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。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“吕奉先射戟辕门”,也就是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六回,是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。对于吕布辕门射戟的一段话也写得相当精彩。

〖Three〗、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,便是根据这则故事演变出来的一句成语,叫做“辕门射戟”,意为巧妙化解矛盾和纠纷。说起吕布这个人,后人的看法大都认为他是个有勇无谋之辈。其实这个看法也未必全对。从“辕门射戟”这个成语故事来看,吕布还是很有战略头脑的。他能看出袁术的真实用意,故此出手救了刘备。

吕布辕门射戟概括

〖One〗、这次事件不仅显示了吕布的勇武和智谋,也提升了他在诸侯间的威望。吕布以辕门射戟的壮举,不仅平息了刘备的危机,也向袁术展示了自己不可小觑的力量,为他后来平定徐州奠定了基础。吕布的传奇经历,从丁原、董卓,再到曹操,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,最终在下邳被俘,成为历史的注脚。

〖Two〗、吕布命人在营门竖起戟,提出若能一箭射中戟上的小支,即表示和平解决,否则战斗继续。他一箭射出,正中小支,令在场将领震惊,纷纷称赞其神技。次日,双方宴饮后各自退兵,吕布的智勇之名因此广为流传。

〖Three〗、辕门射戟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故事,展示了智慧与勇气并重的重要性。这一事件也让吕布赢得了许多人的敬仰与钦佩。此外,该事件也为三国历史增添了浓厚的色彩。通过这次射戟,吕布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英勇,更为后世留下了智慧和勇气的典范。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铭记于史册之中。

〖Four〗、于是,吕布让人把刘备和纪灵同时请来赴宴。席间吕布提议:“把我画戟拿来,插到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地方,如我射中画戟的枝尖,两家罢兵;不中,各自为之”。结果射中画戟,免了一场厮杀。

〖Five〗、他将自己的标志性武器——方天画戟,放置在远处,提出用弓箭射中画戟上的小枝作为和解的条件。纪灵和刘备面对如此遥不可及的目标,都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因此都答应了这个提议。

简述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

公元198年,刘备军队与袁术军正要激起一场战争时,吕布了解到后,请刘备与上将纪灵说:“刘备乃吾之弟,不可打,袁术乃吾之同盟不可打,如果我能在百步之内射中我方天画戟的话,你们就此罢战。”刘备与纪灵都同意了。结果,吕布真的射中了,就这样,吕布让一场战争结束了。

故事简介:袁绍之弟袁术派大将纪灵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刘备。袁术担心在徐州的吕布救援刘备,派人给吕布送去粮草和密信,要吕布按兵不动。刘备考虑到自己兵力不足,也写信求助吕布。吕布收了袁术的粮草,又收了刘备的求援信,自忖:不救刘备,袁术得逞,我也危险;若救刘备,袁术恨我。

这个著名的典故“辕门射戟”源自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,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予以生动描绘,展示了吕布如何以箭术阻止了袁术对刘备的攻击,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战争。这一事件展示了吕布的智勇和维护和平的决心,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一个经典故事。

故事简述:东汉末年,吕布在虎牢关大败后投奔袁绍,但不久与袁绍产生矛盾,后转投刘备。为了巩固与刘备的联盟,吕布在刘备的宴请中展现了自己的高超武艺。席间,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和勇猛,吕布决定在辕门之外表演射戟。他站在远处,一箭射中事先布置好的靶子,技惊四座。

吕布在离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扎下营寨,派卫士去请纪灵等将领,纪灵等人也请吕布一起饮酒。吕布对纪灵等人说:“玄德,是我吕布的贤弟。如今他被诸位所围,我特意赶来救他。我吕布生性不爱看别人互相争斗,只喜欢替别人解除纷争。

标签: 吕布辕门射戟

发表评论

今日五号沪ICP备201808888号-1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 Z-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:201825640